發改委:培育傳統優勢食品產區和地方特色食品產業
文章指出,到2025年的規劃目標為:培育5個以上年營業收入超過1000億元的傳統優勢食品產區,25個以上年營業收入超過100億元的龍頭骨干企業,打造一批全國知名地方特色食品產品品牌和地方特色小吃工業化典型案例。
主要任務為:
增強優質原料保障能力
1.豐富原料品種
2.建設原料供應基地
3.強化利益聯結機制
文章中,還特意并標注了各種特色農產品原料基地
專欄1 特色農產品原料基地 |
1.米面制品。河南、新疆、內蒙古河套地區小麥種植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吉林延邊、遼寧盤錦、湖北江漢平原、貴州榕江水稻種植基地;山西小米種植基地;廣西柳州糙米種植基地等。 2.植物油。黃淮海地區花生種植基地;東北地區大豆種植基地;長江流域油菜籽種植基地;西北地區向日葵、胡麻等特色油料種植基地;湖南油茶種植基地;青海春油菜籽種植基地;云南核桃種植基地等。 3.制糖。廣西、云南甘蔗種植基地;新疆北疆、黑龍江、內蒙古、河北甜菜種植基地等。 4.水產品。福建、山東、廣東、遼寧、廣西、浙江等海水養殖基地;湖北、廣東、江蘇、江西、湖南、安徽等淡水養殖基地;江蘇盱眙、湖北潛江小龍蝦養殖基地;江蘇陽澄湖大閘蟹養殖基地;廣東湛江對蝦、金鯧、珠海海鱸養殖基地;福建寧德大黃魚、鮑魚養殖基地;海南羅非魚養殖基地等。 5.加工蔬菜。四川南充芥菜種植基地、眉山加工蔬菜基地;貴州遵義朝天椒種植基地;重慶涪陵青菜頭種植基地;湖南津市藠頭種植基地等。 6.蜂產品。黑龍江黑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長白山椴樹蜜源基地;陜西延安、寶雞洋槐蜜源基地,榆林棗花蜜源基地;新疆尼勒克黑蜂蜜源基地;武陵山區五倍子蜜源基地;廣東茂名荔枝龍眼蜜源基地等。 7.乳制品。內蒙古、寧夏牛乳生產基地;遼寧娟姍牛乳生產基地;陜西、山東、云南羊乳生產基地;廣西、云南水牛乳生產基地;西藏、青海、四川、甘肅、云南牦牛乳生產基地;新疆特色乳(駱駝、馬、驢)生產基地等。 8.罐頭。山東臨沂、安徽碭山黃桃種植基地;湖北十堰、隨州香菇種植基地;山東濰坊蔬菜、煙臺蘋果、煙臺山楂種植基地;四川生豬養殖基地;廣東英德麻竹筍種植基地;福建漳州雙孢菇種植基地;云南野生菌種植基地;新疆番茄種植基地等。 9.調味品。重慶江津青花椒種植基地;海南胡椒種植基地等。 10.白酒。貴州仁懷、四川川南糯紅高粱種植基地;青海青稞種植基地;湖北黃石苦蕎種植基地;山西呂梁高粱種植基地等。 11.葡萄酒。寧夏賀蘭山東麓,新疆天山北麓、伊犁河谷、焉耆盆地、吐哈盆地,山東煙臺,河北昌黎、懷涿盆地,云南迪慶葡萄種植基地;吉林通化野生山葡萄種植基地;遼寧桓仁冰葡萄種植基地等。 12.飲料。湖北宜昌柑橘種植基地;廣西桂林羅漢果、百色芒果種植基地;陜西蘋果種植基地;云南,海南興隆、澄邁咖啡豆種植基地;海南萬寧諾麗果、文昌椰子種植基地;貴州刺梨種植基地;河北承德山杏仁種植基地;寧夏、青海枸杞種植基地;江西贛南臍橙種植基地等。 13.制茶。浙江杭州龍井茶種植基地;江蘇洞庭山碧螺春茶種植基地;四川峨眉山、海南白沙、山東日照、貴州綠茶種植基地;安徽黃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門紅茶、六安瓜片種植基地;福建烏龍茶、白茶、花茶種植基地;湖北咸寧青磚茶、恩施富硒茶種植基地;廣東英德、海南五指山紅茶種植基地;廣西六堡茶種植基地;云南普洱茶種植基地等。 |
為推動標準化可循環物流包裝,江陰精力包裝,新開發了一款適合農產品產業基地產品采摘運輸周轉的大型循環物流箱-果蔬嵌套采摘箱。
推動特色產業集群建設
1.強化產業鏈協同配套
2.開展大中小企業梯度培育
3.構建市場化服務體系
專欄2 重點地方特色食品產業集群 |
1.東北地區。遼寧海參制品、青芥辣根制品、錦州溝幫子熏雞、大連水果罐頭、沈陽新民酸菜制品產業集群;吉林辣白菜制品、通化山葡萄酒、長白山礦泉水產業集群;黑龍江嬰配乳粉、非轉基因大豆制品產業集群等。 2.華北地區。北京清香型白酒、烤鴨產業集群;天津麻花、獨流老醋產業集群;河北老白干香型白酒、大名芝麻香油、板栗制品、辣椒紅色素、唐山河鲀制品產業集群;山西清香型白酒、老陳醋產業集群;內蒙古呼和浩特牛乳制品產業集群等。 3.華中地區。湖北孝感米酒、黃石保健酒、武漢熱干面制品、鴨制品和休閑食品、潛江小龍蝦產業集群;湖南安化黑茶產業集群;河南漯河肉制品、方便食品、紅棗制品、南陽黃酒、道口燒雞、信陽毛尖、長葛蜂產品產業集群;江西醬鴨產業集群等。 4.華南地區。廣東茂名月餅、涼茶、醬油、廣式臘味制品、潮汕牛肉丸制品、饒平鹽焗雞、羅非魚制品產業集群;廣西柳州螺螄粉及特色米粉、水牛乳、甘蔗糖、六堡茶、桂酒、合浦月餅產業集群;海南椰子制品產業集群等。 5.華東地區。山東阿膠制品、平邑水果罐頭、龍口粉絲、海參制品、海帶制品、海洋食品、德州扒雞、煙臺葡萄酒、禹城功能糖產業集群;江蘇高郵鴨蛋制品、鎮江香醋、宿遷濃香型白酒、南通海苔制品、靖江肉脯產業集群;安徽濃香型白酒、堅果制品、符離集燒雞、臭鱖魚制品產業集群;浙江杭州西湖龍井茶、蕭山蘿卜干、金華火腿、舟山魷魚、浙江桐廬、江山蜂產品產業集群;福建茶、沙縣小吃、烤鰻、魚糜制品、藻類制品產業集群;上海午餐肉罐頭產業集群等。 6.西北地區。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枸杞制品、乳制品和牛羊肉制品產業集群;新疆馕制品、番茄制品、紅棗制品、核桃制品、甜菜糖、葡萄酒等特色產業集群;青海牦牛制品、青稞制品、枸杞制品產業集群;陜西蘋果制品、羊乳、鳳香型白酒產業集群;甘肅牦牛乳制品產業集群等。 7.西南地區。四川濃香型白酒、眉山泡菜、郫縣豆瓣、遂寧肉類罐頭產業集群;云南普洱茶、咖啡制品、甘蔗糖、宣威火腿、核桃制品產業集群;貴州辣椒制品、刺梨制品、赤水河流域醬香型白酒產業集群;西藏天然飲用水、青稞制品產業集群;重慶小面制品、涪陵榨菜、川渝火鍋底料產業集群等。 |
加強工業設計推廣應用
發揮工業設計對地方特色食品產業的賦能作用,加速向產品研發、加工制造、外觀設計等各環節滲透,促進產品設計與中華傳統工藝文化深度融合,有效提升產品附加值、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深入落實限制商品過度包裝的有關標準和要求,踐行簡約適度、綠色發展的食品包裝設計理念。
特色產品工業化,國家將會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行業,以及農產品規?;a業升級。
文章部分內容出自國家發改委工信部